找到相关内容828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妙境和尚行状

    rdquo;“如果平时就修止观、修四念处,时时刻刻训练自己令这一念心清净,临命终时自然能够正念分明,愿生西方净土,阿弥陀佛放光接引,决定往生。今生没成就生法忍,到阿弥陀佛国继续修学,在那里得生法忍!”   师不时谆谆教诲,此生此土应努力学习佛法,精勤坐禅修四念处,上期生法忍,次希禅定三昧,终应以净土为归。四月初,于法印学苑对弟子开示云:“我这一生没有白废光阴...

    妙境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3644338.html
  • 何谓法供养?

    药王如来在这里告诉我们,真正法供养要「离诸邪见」,能离得开,就得道了,因此,「得生忍」一念不生。所以我常引用「一念不生全体现,六根才动被云遮。」如果考试问你:菩萨如何得生法忍?你可以用上《维摩诘经》这一段「随顺十二因缘,离诸邪见,得生忍」来答就对了。甚至再简化一点,只要答「离诸邪见」,也是正确的。  「决定无我,有众生,而于因缘果报,诤。」证到了生法忍就绝对无我相,众生相,对因缘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050216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初期大乘菩萨观之抉择探源

    序 二】   吕胜强   一九八三年读完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后,引发“生法忍”之相关疑问,虽然同年六月曾当面请示印公导师,惟受限于时间不足及参访人数较多等因缘,未能解除内心之疑惑。...生法忍菩萨经证”之问题与早年之疑惑有关,乃再于一九九二年元月赴“华雨精舍”请示导师,这一次,大部分的疑问获得了解答(慧解脱阿罗汉之“涅槃智”等相关问题尚有疑义)。以上诸问题之探索过程中,当时少有师友...

    开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0951768.html
  • 差别相

    其实不在忍辱,而是在修生法忍。什麽是「生法忍」?对一切顺、逆、善、恶境界,你的心都不起一念相应,才有能力学到高深的禅定力,此「禅定力」从那里来?从修忍辱而来,修忍辱法证到生法忍的话,可以证到空体,...  差别相  (一)公案本文  一日有屠者礼谒润州鹤林玄素禅师,愿就所居办供。玄素禅师欣然而往。  (缘起於现象界,屠户造杀业重,欲度之,需有相当能力始得。玄素禅师慈悲,故谓能度者即愿度之,大悲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253538.html
  • 《遗书与晋书》略讲

    史料。现依笔者对《遗书》的研究体会,分段标点、略讲如下。  贫道初遇胜缘,发心之始,上期生法忍,下求六根清净,三业殷勤,一生望获。不谓宿罪殃深,致诸留难,内实德,外召虚誉。学徒强集,檀越自求,既不能...地位亦高,才有“贫僧”等谦称。陈隋之际,天台宗尚在形成之中,故智者大师自称“贫道”,其意在此。《遗书》讲“生法忍”、“六根清净”,指圆教不思议位次。圆教位次皆不思议境界,故称“六即佛”,即理即佛、...

    月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0960588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三十三)

    都说到了“闻名得不退转”,两者的差别是:前者是于无上佛道得不退转,而这里是于佛法得不退转。   愿文中的一、二、三忍,就是本经后面讲的见菩提树得音响忍、柔顺忍和生法忍。这三...ldquo;生即生”。   像这样由音响等的比喻,对诸法生得到甚深定解后,随顺定解而增长观行,就能得到柔顺忍。进一步会证到空性,而得到生法忍。总之,对于生空性能够信受、通达而达到不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11209325719.html
  •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特色及其价值意义

    道安、慧远、僧肇均以七地虽功行未满,然已断除三界烦恼,了悟真理之全分,故言止于七住即可悟得“生法忍”[64] 。此生法忍与佛地并差异,于是便谓修于七住,即可顿悟,然顿悟之后,仍须进修三阶(即第八...支遁论生法忍,以为止于七住之境,则“道”与“慧”已能充分冥合,然此乃小乘独善其身之论,固仍须进修三阶,达于十住之域,藉各种方法与能力,随机说法,救度世人,方为大乘兼善天下之精神。七住与十住在层次上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547544.html
  • 佛法义理(3)

    生忍(耐怨害忍):忍耐众生对菩萨所做的损害。  ②法忍(安受苦忍):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应忍受饥、渴、寒、热、天灾人祸、疾病等世间的一切苦法。  ③生法忍(谛察法忍):以坚韧的意志,审谛观察思维我们对佛法的认可。万法本来是不生不灭的,这是真正究竟之法,我们听后能接受吗?慢慢观察,了解后可真接受,既是生法忍。  这三种忍可令菩萨度到烦恼的生死解脱之彼岸。  做父母亲的可忍受孩子打他一巴掌,但这不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447721.html
  • 《首楞严经》的禅道智慧二、《首楞严经》的禅道智慧

    境界。原因在于执着生死妄想的妄心为真心自性的本体。认识自体,是一元分别的显现,不落入相对,直接显现妙明净真心。  因此,在讲法之初,释迦就使弟子们的心境进入寂然正定的生法忍的境地,即不起妄想,住...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,亦汝六根,更非他物。”使众生获得生死之“解”的也是由六根的法门契入。解脱从逻辑上分析,可以有人空、法空、空空,得生法忍的次序:“六根解除,亦复如是。此根初解,先得人空。空性圆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0252759.html
  • 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浅释(2)

    法中,而生种种见,如此功业,由行为本。若不降心,依文取证,有是处。自诳诳他,彼此俱坠。努力努力,细细审之,只是事来不受,一切处无心,得如是者,即入涅盘,证生法忍,亦名不二法门,亦名诤,亦名...修持证得生法忍,才能永离三界,不受后有,不堕轮回。生法忍,涅盘之真理,生灭,故云生,生法忍,指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,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,叫生法忍。这是初地以上菩萨所得之悟。  第二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4862085.html